5月17日世界电信日之际,2021搜狐科技5G&AI峰会在京开启。搜狐科技联合中国信通院泰尔系统实验室,首次发布《2021中国5G&AI年度报告》(下称报告)。
据了解,报告通过为期三月综合调研,并结合专业视角和媒体视角,从技术、应用、趋势等角度地解析了5G和AI近一年以来的现状,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。
5G报告:中国或成全球最大市场
根据报告,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5G网络,并在技术标准方面在全球起引领作用。应用方面,随着2019年开启5G商用元年,5G应用逐渐迎来导入期。国际电信联盟(ITU)指出,5G主要用于增强移动宽带、超高可靠低时延、海量机器类通信等三大应用场景。
报告认为,5G未来发展会有三大趋势:一是网络建设持续推进,将和4G并存十年;二是未来两三年,5G应用仍将处于导入期,消费级应用有望率先爆发;三是融合发展趋势越发明显,5G和云计算、AI 的融合发展已成为必然。
●未来十年4G仍将与5G长期共存
报告称,目前5G网络建设已进入规模部署阶段,运营商将逐步停止4G网络大规模建设,将建设重心转往5G网络,5G基站建设将持续推进,5G网络覆盖将进一步下沉,不断从地市级向区县级延伸,实现更广更深的覆盖。
报告显示,5G不会在短期内完全改变或颠覆电信领域或其他行业,运营商应着眼于现实,避免过度投入,制定4G/5G协同发展策略。
中国信通院预计,未来十年,4G仍将与5G长期共存,以提供相对无缝的用户体验。
●5G商用化进程将循序渐进
报告指出,5G商用化进程将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应用发展路径也逐步清晰。具有5G特性的消费级创新应用有望在2022年至2023年规模增长,进入成长期。未来的两三年仍将是5G行业应用的导入期,并将分批次逐步落地商用。
其中,基于超高清视频的直播与监控、智能识别等类应用将在未来1至2年内最先落地,如智能安防、远程会诊、智慧矿山、智慧港口等。5G应用将从外围环节向行业核心领域扩展,呈现由点及面、先易后难的趋势。
●网络尚未实现广覆盖
根据报告,5G发展也面临着不少挑战。比如网络尚未实现广覆盖,投资资本成本压力较大;商用进程比较缓慢,短期内难有杀手级应用;相关行业沟通不足,产业生态仍然有待完善。此外,知识产权和安全问题等挑战也需要关注。
报告称,在这个过程中,需要看到5G未来的巨大前景,也应做好规划,保持耐心,等待5G时代真正的爆发。
AI报告:中国专利申请总量超美国
峰会同时也发布了AI年度报告。报告盘点了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,目前人工智能包括自然语言处理、芯片技术、机器学习、信息检索与推荐、人机交互、知识工程、语音识别、计算机视觉、机器人、数据挖掘、经典人工智能、数据库、计算机图形、多媒体、可视化、安全与隐私、计算机网络、计算机系统、计算理论和物联网等20个子领域。其中机器学习、自然语言处理、计算机视觉、语音识别、机器人、知识工程、信息检索与推荐是人工智能七大核心关键技术。
报告还从技术实力、人才数量、企业数量等方面分析了中国目前在全球人工智能的地位。
从技术实力看,我国在计算机视觉、语音识别、自然语言处理方面具有全球领先优势。据清华大学数据显示,计算机视觉、语音识别、自然语言处理是中国市场规模最大的三个应用方向,分别占比35%、25%和21%,应用最为广泛也反映出技术的成熟度相对较高。从专利申请量看,截至2019年底,我国人工智能技术专利申请总量首次超过美国,成为全球申请数量最多的国家。
人才数量方面,我国目前仅次美国,但高层次人才差距明显。据清华大学数据显示,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学者数量超过15.54万位,覆盖120多个国家,主要集中在北美洲、欧洲、东亚地区;其中中国AI学者数量仅次于美国,超过1.7万人,占比约为11%。美国AI学者数量超过4.9万人,占比近32%。但在高层次人才方面,根据清华大学AMiner联合北京智源研究院、清华-中国工程院知识智能联合研究中心共同发布的AI2000榜单入选的1833位AI高层次学者中,美国AI高层次学者的数量最多,有1244人,占比高达62%,中国排在第二,有196人。
在企业数量方面,截至2020年11月,全球人工智能企业共计5896家,其中美国2257家,中国1454家,英国430家,加拿大307家分列前四。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占全球总数的25%,仅次于美国的38%,排名第三的英国数量“断崖式下跌”,中美两国占据绝对优势。
以上信息由经济带网—长江经济带小编整理,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、链接或以其他形式的复制发表、使用,必须注明信息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,否则与本网无直接责任。